第八章: 人与神-《阿尔法星球大毁灭》


    第(2/3)页

    英雄已从远方凯旋,

    满载荣誉拥入你的怀抱。

    这首歌的前半部分是女生独唱,后半部分是大合唱。曲调中带有一种俄罗斯或朝鲜半岛式的深沉与忧伤,尾音拖得很长,“4(fa)”这个音阶用得较多,非常感人。这也勾起了我的思乡之情。虽然我离开地球时间不长,但空间上的距离可实在太遥远了。我想起远在地球的父母和兄弟姐妹,想起大学里的老师和同学,想起考察队的朋友,特别是化学系我那个可爱的张莹姑娘。我也很想念地球上的海洋与河流、高山与平川、森林和草原,以及那广阔的蓝天和茫茫云海。

    此后的日子过得很快。我一直在学习和实践阿尔法语,学习阿尔法人的科学技术知识,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在《探索者》号上,我可以向宇航员们请教所有我感兴趣的问题,而且一般总能得到耐心细致的解答。有时,经批准,我也会到朗姆博士那里去坐坐,与他在一起,更是让我受益不浅。巴姆蒂萝小姐给我安排的学习任务很重,让我紧张忙碌得像个当今的中国高中学生。

    我也常在窗口观看星空的景象。我感到,我原来居住的地球,甚至我们的太阳系,竟是那样的渺小,在茫茫宇宙中是那么不起眼,简直就像一团悬浮的灰尘那样微不足道,无足轻重;然而它们却在宇宙统一的法则下做有规律的运动。我甚至想,也许整个儿宇宙就是一个更高级别的人体,银河系,只是这个人体的一个器官或一块什么组织,其中的恒星系则是些大分子,而每一个太阳系,就相当于一个原子,而我们人类只是这个原子中的某个电子上的一种微生物而已。我把这个想法告诉朗姆博士;他听了之后显得若有所思,沉默许久才感叹道:

    “阿卡利利,你把无穷大、无穷小的概念发挥到极致了。事情很可能就是如此的。”

    《探索者》号的速度越来越大,已经到了可以和光速相比拟的程度。根据计划,飞船将在离开地球二百一十天后,达到光速的一半。我注意到,飞船前进方向上的许多星星变成了美丽的紫色,而后面的星星则变得越来越红;我注意到,这两个方向上不少熟悉的星星消失了,同时又出现了好多新面孔。对此,普兰朵教授为我做出如下解释。

    读者一定有这样的经历: 当你乘坐一辆快速奔驰的火车,与相邻轨道上迎面开来的另一列拉着汽笛的火车相遇时,你会听到尖锐刺耳的呼啸,那列车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大大提高;而当这列车掠过之后,你会觉得声音逐渐变得低沉下来,对你而言,声波的频率逐渐降低。当我们以可与光速相比的速度飞行时,我们就会遇到相似的情形;由前进方向射来的星光的频率提高,而光色又是由频率决定的,所以,这些星的光色会变紫,也就是所谓的“紫移”;而从背后射来的星光,则因频率降低而发红,即所谓的“红移”;而原来在可见光谱两端的星光,则因此而移到可见光之外,这样,发出那种颜色星光的星星就不会再被我们看到了。

    这种说法,我在大学里读书时就曾听老师讲过;如今,我算是亲身体验到了。

    普兰朵教授在做这一番解释时,一面用他那深邃而明亮的眼睛向星空瞭望。他双手抱在胸前,那蓄着又黑又密的短须的下巴向前抬起。在从背后射来的灯光映照之下,犹如一尊青铜塑成的神像。

    其实,对于我们地球人来说,阿尔法人不就是天神么?他们来自天上,具有人的形体,有与人相似的喜怒哀乐,但却拥有我们地球人远不能及的科学技术,掌握了巨大的能源,驾驭了强大的动力。他们能在宇宙中自由飞行,在我们地球上着陆,甚至混迹于普通地球人中间进行考察,又把我接到天上。他们做了许多当代地球人不能做、也不会相信的事……这不由得使我想起中国古代传说、天方夜谭和古希腊神话中那些奇异的故事,猜想那些故事里所说的事情、描述的奇迹也许并非只是想象和编造,而是确有一定的事实基础呢。其中,至少有一部分,很可能就是外星人在地球上从事各种活动的记录!只不过这些记录出自当时还很愚钝的地球人之手,粗糙、不完整、又未能给出解释,从而使它们蒙上一层超自然的面纱罢了。

    想到这里,我就试探着问普兰朵教授,阿尔法人可曾在五、六千年之前来过地球。教授说没有,那时的阿尔法人还处于野蛮时代;于是我把地球上的一些古代神话说给他听。我讲到古代的神是如何创造万物,又在尼罗河畔创造了人并赋之以生命,讲到普罗米修斯为人类文明所作的贡献和牺牲,讲到半人半神的妖怪的所作所为以及它们的灭亡,还讲了一些人与神之间的爱情悲喜剧,甚至把希腊神话特洛亚战争的梗概也说了一遍。

    普兰朵教授认真听完,就开口说道:

    “阿卡利利,你讲的这些事情,在我们阿尔法的古代文献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只是故事的具体情节有所不同。我们的学者经过孜孜不倦的考证、挖掘和研究,已经得出结论,它们当中的多数事件是真实的,确曾发生过。”

    “阿尔法学者是否认为生命是神创造的呢?”我问道。

    “不,从本源上来说,星球上的生命的确是自然发生的。”教授说,“当然学者们也不否认在星球形成后,从宇宙其它地方飘泊来的一些生命胞子得以落地萌生的可能性;但归根结底,生命是自然发生的。假使一颗质量适当的恒星能够在几十亿年的时间内持续而稳定地燃烧,周围有一个或几个质量适中的行星在椭圆形轨道上绕它旋转;轨道半径不太长也不太短,同时它的自转周期不太大,那么,在这些行星上就可能会产生生命。如果这个行星的自然条件与阿尔法或地球相近,也就一定会产生高级生物。总之,生命是物质及其运动的一种非常普遍的形式。类似于你们或我们的太阳,仅在银河系中就有几百万个,而具有阿尔法或地球这样自然条件的行星数量,按照最保守的估计,也有几十万个。”

    “我们地球人曾在实验室中制造出一些组成生命体的大分子,”我疑惑地说,

    “却没有办法赋予它生命。”

    “对于生命来说,这些大分子还是太简单了,”教授说,“需要许多不同的大分子组成复杂的分子团;这些分子团又以数不清的方式进行组合,其中一些具有吸收、排斥和自我复制的能力,这,就是生命的火花,生命一旦产生,就会沿着所有可能的路径进化,并以野火燎原之势发展起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