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章 人才辈出-《苟出一个盛唐》


    第(3/3)页

    直接激发了地中海上空的战云。

    双方本来就是几百年的老冤家。

    拜占庭的教皇和大马士革的哈里发同时发起圣战号召。

    瞬间点燃了西土的宗、教狂热。

    昭明国恢复安定,坐看西土大战。

    喀喇汗人乌古斯人俯首听命。

    作为东西商贸的中转站,很快就国力强盛。

    有钱、安定,自然会吸引内地的唐人。

    大量陇南、汉中唐人涌向河中,这场长达三十年的迁徙被后世称为“闯关西”。

    河中唐人渐渐增多。

    加上越来越多的喀喇汗、突厥、波斯等异族归化融合,唐人逐渐成了昭明国的主流。

    偶有叛乱,李祐亲领蕃汉骑兵泰山压顶,让这位昭明国王的威信逐渐建立起来。

    特别是与黠戛斯的亲密关系,让李祐在草原上具有天然的正统性。

    北面草原奉其为可汗。

    大唐帝国稳步进入天兴十三年。

    辽北再次传来捷报,郭崇韬厚积薄发,与杜晏球、高行珪三面合围,对白山黑水犁庭扫穴。

    灭女真、室韦部落二十七,俘虏两万人,拓地两千里,直抵冰原,将偌大的辽北全部纳入华夏版图。

    顺带连窟说岛也打下了。

    郭崇韬为了炫耀功绩,将俘虏中的五百幼童、一千女人、两千青壮献俘长安。

    像是在特意提醒朝廷该给他赏赐了。

    李晔闻弦歌而知雅意,下诏封郭崇韬为松漠郡王,辖窟说岛以北的土地,世袭罔替。

    封杜晏球为右禁卫大将军,滑国公。

    高行珪为上将军,会宁郡公。

    曾经跟随李晔起兵的,不是封王就是封公,有些人还有一份基业,未来可期,他们对得起大唐,大唐也对得起他们。

    李晔基本兑现了当年“大唐兴亦是尔等兴”的承诺。

    只要不作死,混个善终是肯定的。

    有精力的,可以继续在外面折腾。

    不想折腾的,风风光光回长安养老,荣华富贵是少不了的。

    子孙若是成器,打下一座小江山也不是不可能。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