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东归之路-《苟出一个盛唐》
            
            
            
                
    第(1/3)页
    第694章  东归之路
    “父皇答应援助契丹便是,何必封其为国主收其为子?”耶律德光走后,李祐语气带着些许埋怨。
    李晔笑道:“你觉得耶律德光如何?”
    “此人能屈能伸,胸怀大志,胆色过人,他日不可限量。”
    “不错,有此人在,契丹必会崛起,既然要给,就全给他,契丹能不能立国,不在我们,而在于它能不能在可萨人罗斯人的夹击下立足,收他为义子,是安他的心,让他放心与西人争斗,你要记住,契丹是我们的一头恶犬,你若不强,恶犬必反噬其主。”
    “儿臣知道了。”李祐点点头。
    “河中就交给你了。”李晔拍拍他的肩膀。
    “儿臣必让河中彻底归入大唐!”
    李晔大笑道:“如此,你必青史流芳百世!”
    春日的阳光洒满河中大地,冰雪渐渐消融。
    将士们归心似箭。
    西土的事情告一段落,但更大的挑战随之而来。
    与太子的决裂不可避免。
    不过帝国的权力之争只停留在高层。
    将士并不知道其中的波涛汹涌。
    这也是李晔没有下诏废除太子的原因。
    一旦下诏,中土必然大乱,各种牛鬼蛇神趁机起事,打着皇帝的旗号攻城掠地,扩大势力和影响,大唐欣欣向荣的局面就一去不返了。
    对李晔而言,中土只要稳住就行了。
    刚到碎叶,就收到西州和中土传来的消息。
    河北大乱。
    周云翼与李筠据河北河东与长安对峙。
    而太子的手伸向西州,意图控制刘鄩,截断唐军东归之路。
    各种流言满天飞舞。
    有说周云翼欲效安史之旧事。
    有说皇帝在西土战败,身受重伤,命不久矣。
    大唐并不是铁板一块,内部各种势力错杂。
    依附太子的不在少数。
    就连皇城司与宣教司都有叛徒,更不用说一直被打压的世家大族。
    太子能弄出这么大的动静,没有人支持肯定是不可能的。
    李晔退而求其次,传诏天下,二十万大军不日返回,诸军不得妄动,禁军回长安,太子到凉州迎驾。
    原则上,李晔希望软处理,尽量避免内耗。
    但如果有人不识相,李晔也不介意举起屠刀。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