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晨光微亮,映照着崔浩略显疲惫却难掩兴奋的脸庞。 “浩哥儿...成了吗?”陪守了一夜、眼眶泛青的苏芸,声音带着期待问。 崔浩重重点头。 “太好了!”苏芸猛地跳了起来,一夜的紧张与疲惫尽数被开心驱散。 “把戥子拿来。” 苏芸应是。 片刻,崔浩屏息凝神,用戥子将冷却的药散完成分装,每包两钱,得到六包。 单包重量不固定,主要看药效,刚才崔浩用舌头尝了一下,两钱一包,与市场上卖的药效相似。 二两一包,值十二两银子。 看似不错的收益,但当核算成本时,崔浩眉头却微微蹙起。 血精草五两,半株老山参价值五两,辅药约一两.....仅是药材成本便高达十一两,售价却只有十二两。 这还不算药炉损耗、上好的丝炭,以及他一天一夜不眠不休的心力。 崔浩目光沉静下来,如此微薄的利润,甚至可能亏本...这本身就是一道枷锁,让底层药师永远在温饱线上挣扎? 既饿不死,也绝无可能靠此发家,从而断了向上攀爬的念想? 总不会是王朝有补贴吧? 如果有补贴,也就不会有预考,第一种可能性最大。 忙好手上事情,崔浩从里面打开院门。 原来是王婶和李婶,闲着没事来找苏芸唠嗑,气得崔浩想哐哐两拳打死她们。 .... 次日,午时末,崔浩再次来到中瓦子前街的胡氏花朵铺。 昔日门庭若市、满是转盘投壶嬉闹声的铺子,此刻....门可罗雀。 原因崔浩知晓一二,城卫被刺后,不仅老百姓的税涨,商税也涨,让很多商家生意不好做。 “胡掌柜,”人家生意不好,崔浩脸皮又薄,“资助的事情算了吧。” 头戴簪花,身着襦裙胡芝反问,“为什么?” “商税沉重....” 胡芝闻言,唇角弯起一抹了然的笑意,轻声解释,“崔兄弟多虑了。这铺面流水,我一文也动不得。之前资助你的,是家父给的体己钱和我的工钱。” 说着,胡芝又从柜台下取出一个素绢小包,解开后是三枚小巧的银锭,轻轻推到崔浩面前。 第(1/3)页